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波澜壮阔的一生——读唐浩明《曾国藩》一书有感

时间:2020-04-21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波澜壮阔的一生

 

将这部如砖头般厚重的小说啃读下来,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并鼓足勇气的。好在这部小说的可读性很强,很容易让自己沉浸其中,一不留神就将其读完了。

有这样一幅对联来形容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人,前两个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剩下的半个就是曾国藩了。不管怎么说,曾国藩都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我们无法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知道他的高度所在,至少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吧。

(一)

《曾国藩》这部小说有三个分册组成:

第一分册《血祭》,以185243岁的曾国藩在赴任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得母讣闻,回籍奔丧开始;至1857年,因为多方掣肘,其所创立的湘勇在江西陷入困局之际,其父去世,再次回籍奔丧终。

这段时期,正是天平天国运动风头正劲之时,曾国藩1852年回家奔丧的途中,就差点被太平军给掳去,要不是在路途之中偶遇武艺高强的康福,并陪伴他一同回乡,说不定他的命运就被改写了。

清军在和天平军作战的过程中屡屡败北,无奈之下只能在各地招募乡勇,让这些“民兵”担负起重任来。曾国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皇上授权组建“湘勇”,从一介书生转向军事指挥,成为湘军的统帅的。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曾国藩一心想建立大功业,希望通过严格的治军来锤炼这些将士,更希望湖南各方能够支持他的工作,但因为性格的刚强,与腐败横行的地方官场冲突严重,从而节节受阻,处处碰壁,甚至到了在长沙都混不下去的地步,只好将湘勇们的拉到衡阳去操练。原本希望自己操练的兵勇能够打几场胜仗,出一口心中的恶气,没想到出师不利,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眼看形势不妙自己只能选择投水自尽;羞愧的自己连长沙城都无脸进入,只能食宿在水师的战船上。好不容易重整旗鼓,扩大了水师,在沿江而下准备攻打天平天国的建都地南京的过程中,又在江西遭到太平军的偷袭,水军遭到重创,自己再次选择跳水自尽。盘桓在江西期间,又处处受到地方上的刁难,再加上被人弹劾而心生倦意,在江西战局陷入困局之时,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于是撒手军务,回家奔丧。

第二分册《《野焚》,以1858年再次出山始,至1864年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终。在回家守制的一年中,经过读书、沉淀和思考,曾国藩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于是改变行事方式,每到一地,主动去拜访当地的达官贵人和有影响的人士,寻求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他的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己的工作环境也大为好转。尽管因为过去的恩怨仍有一些人不给他好脸看,甚至在工作中不予支持,他也总是顾全大局,将自己的不满忍着;那些虽然对自己有意见但能力上确实出众的人,他也不计前嫌,总是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推荐,给予提拔和中用。

在这段时间内,太平军内部出现了各种问题。先是洪秀全贪图享受,到了南京之后再也不愿意离开一步,而且重用自己的亲人,不太信任与他同甘共苦、并肩奋斗的团队成员,接着杨秀清在天津谋划另立为王被杀,石达开率领部下远走他乡……这些内讧的出现,极大地损伤了天平天国的元气,动摇了它的根基,曾国藩率众抓住了这个有利的契机,一步步地向南京推进,最终终于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分册《黑雨》,以1864年开始裁撤湘军开始,至1872年曾国藩去世全书结尾。曾国藩平定太平军是一件天大的功劳,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满人的统帅的正规部队一个个铩羽而归,甚至连主帅都不能保命,最终却被一个汉人抢了先,这本身就让某些人心里很不舒服。再加上攻克南京的过程中,曾国藩的部下将大量的金银财宝掳掠一空,甚至为此放跑了洪秀全的儿子一行,于是曾国藩没有得意几天,又迎来了一连串的弹劾,在朝廷里最起劲地弹劾曾国藩的,甚至还是几个汉人官员。曾的部下希望他干脆另起炉灶,他却在审时度势之后做出了裁撤湘军的决定。

湘军的裁撤使得朝廷得以安心,曾国藩被加以无上的荣誉。之后又让他带兵处理捻军,他设计了一套看上去行之有效的战术,但因为防线太长,相关区域执行者的执行力太差,终使捻军逃出了包围圈。他调任直律总督不久,就遇到了天津教案。曾国藩接到了这个烫手山芋,朝中有人主张对列强持强硬态度,绝不妥协,但慈禧太后和皇上却要求严惩相关责任人,在处境极其为难的情况下,曾国藩选择了让太后满意的处置办法,于是让自己陷入四面楚歌之中,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之后,他再回两江总督,一年之后谢世。

(二)

曾国藩手无缚鸡之力,临战的指挥经验也很一般,凡是他亲临指挥的战役,一般都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以至于在他的九弟曾国荃即将攻打安庆之时,他就主动离开现场,以免给九弟的攻城行动带来负面的影响。那么,这样的一个军队统帅,却成就了一番伟业,其中的原因何在?

第一,善于识人用人

左宗棠曾这样评价曾国藩:“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曾国藩自己在晚年的反省中,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相人,他把识人用人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本领。

曾国藩对读书人有深刻的认识,凡是有读书人来访,不论如何繁忙都以礼相待,平等相见。他身边的许多幕僚出身卑微,大多是在毛遂自荐时被曾国藩相中的。作战期间,许多方略、计谋都来源于这些普通的幕僚,并屡次渡曾国藩于危难之中。曾国藩身边还有许多忠义侠胆的义士,他贴身的保卫康福来源于市井,在曾国藩被俘和两次自杀的时候,都是康福奋力把他相救。

曾国藩善于给人才搭建舞台,让他们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湘勇初创时期,他力荐满族将领塔齐布,将其培养成了一位优秀的将领;他发现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又嫉恶如仇、有情有义的彭玉麟,将他一步步地培养成湘军的水师头领;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更是得到了他始终如一的呵护,尽管在曾国藩受困江西期间,两人曾产生过一些矛盾,但曾国藩却始终看好他,力荐李鸿章组建淮军,将其派到上海壮大自己的队伍,李鸿章的一生,几乎就是曾国藩的翻版。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做事坚持不懈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颖绝伦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偷半夜去他家偷东西躲在房梁上,见幼年的曾国藩正在屋里背诵《岳阳楼记》。本想等他背完回去睡觉之后下手,却等啊等,曾国藩背了大半夜都没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而梁上的小偷听来听去都已经会背了。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勤一份才。这句话用在曾国藩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他不求近效但求长远,从小处开始,从每个细节做起来改变自我。比如每天的静坐,比如始终简朴的生活,比如每天坚持写日记,比如每日再忙也要读两页史书,比如每日临摹字帖,比如每天一早和湘军的将领们一道吃饭,比如每篇奏章都是写了改改了写臻求完美,比如坚持写家书对家人的教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曾国藩用自己的坚持对此做出了很好的注释。

初建湘勇,在湖南和江西的官场上屡屡被排挤、压榨和指责,他忍辱负重,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不改初衷;攻打太平军,他和幕僚很早的时候就制定了一套依靠水师、剑指金陵的策略,尽管饱受质疑,但他初心不改,屡败屡战,终于成就伟业;围歼捻军,他制定了建立大的封锁区,步步为营,把捻军孤立在一个区域内的策略,虽然捻军抓住了包围圈中八旗和绿营战斗力薄弱这个弱点逃了出去,但他坚持让李鸿章继续实施这一策略,终告成功。看准了就坚持不懈,造就他内心的坚定和平和。

第三,具备理性思维

曾国藩临终之前,曾与李鸿章有过一次长谈,谈到自己的一个长处是比较能“忍”。能忍的外在表现通常是坚韧不拔,而内在的品格往往体现在理性和远见上。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得到信任,准予筹建湘勇,京城皇室的肃顺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他与太平军苦斗又受到各方掣肘期间,肃顺始终对曾国藩爱惜有加,并多次提携。而曾国藩审时度势,理性分析认为:“肃顺虽大权在握,却树敌太多,以后会遭不测”,所以不予他私下来往。没想到他的这一分析到了后来真的应验,慈禧灭了肃顺后,没有查到曾国藩与肃顺私下来往的一点把柄。

曾国藩在筹建军队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我们在工业、在枪械制造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此,在攻克安庆后,就开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通过制造开花跑和小伙轮,来提升湘勇的战斗力。李鸿章到了上海之后,他又命其规划成立江南制造总局,使其迅速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近代化工业基地。他重视西方先进科学著作的翻译和传播工作,责成专人负责此事,并将翻译之后的书籍刻印出来,广为传播,以开民智。他还意识到仅靠引进国外的技术,始终只能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一定要派人到国外去学习,推动清廷的首批幼童赴美留学……在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时刻,他用自己超出凡人的远见卓识,启动了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征程。

(三)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性格丰满的曾国藩的形象,让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曾国藩在家人面前有着非同寻常的威严,以至于母亲去世之后的丧事,他的父亲都没有自作主张,要等他回来敲定相关的细节。他在家里说话一言九鼎,家中的弟妹和妯娌等都不敢反驳、但他对外却礼贤下士,彬彬有礼,处处体现着读书人的知书达理。他儒生半世,虽然担任兵部侍郎等职位,对军队的运作有些了解,但总归是纸上谈兵,没想到带兵伊始,便大开杀戒,很快就获得了“曾剃头”的名号。他让康福去劝降太平军的首领韦俊,并允诺了很多好处。韦俊投诚之后又担心他心不诚,让曾国荃小心提防,在军械装备和粮草供应上也常常不到位,官兵怨言甚多。在慈禧担心他拥兵自重、变相逼着他裁撤湘军的时候,他又不惜将韦俊正法,以便裁军计划能够顺利推行。作为理学大师,在对太平天国的檄文里他打出维护传统的旗帜,但他又不一味沉湎于义理考据之中,而是注重经世之学,也成为实践“革新自强”的第一人。

杨国强教授在其著作《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说“他维护传统又越出了传统;他保守旧物同时却抉破了旧物。作为‘中兴名臣’之首,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代表;作为‘自强新政’的始作俑者,他又不自愿地为西方以技术为先导的文化开了引接的门洞。”“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今日统称‘洋务派’的人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心中又眷恋着旧文化。他第一次看到西洋千里镜,惊羡之余,联想到的是如何‘超凡入圣’的进德之功。一面开风气之先,一面又恪守着士大夫的传统情感,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从传统方面来看,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天下,曾国藩都堪称楷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读书人的责任,始终贯穿在曾国藩的人生之中,他的一些行动想法固然有一些私心私利参杂于内,但是总的来讲是不悖于这些原则和宗旨的。他从早年潜修“静”字,力争做到“临大事而有静气”,到后期的儒家杂以黄老之学的刚柔相济的处事之道,充分体现了理论传统与生活实践的完美结合。曾国藩的文学成就也相当高,以至于梁启超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也说他是个“办事而兼传教之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以书生封侯,以汉人成中兴柱石,以兵起而以善终,更能够把自己未竞的事业和理念托付给合适的人继续推进下去,这一切在我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这本书的作者在叙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保持了相对中立的态度和语气,对湘军、对太平军双方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双方都有不得不战的理由,也有着各自从无到有,从盛到衰的兴亡史。书中涉及的双方阵营中的杰出人物更是星光璀璨,读来让人感慨万千,也让心唏嘘不已。

 

《曾国藩》 唐浩明/ 文汇出版社 2017.04    (pplong)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