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用常识照亮前行之路——读吴非《照亮校园的常识》一书有感

时间:2020-03-23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用常识照亮前行之路

 

 近些年来,教育系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的举措,比如划片就近对口入学,公民办同步招生、摇号录取,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等,这些措施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努力遏制唯功利的、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教育回归常识。

 所谓教育常识,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包括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心理学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都是在大量的生活与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在一段历史发展时期具有相对正确性和稳定性。教育常识不受个人意志和利益的驱使,保护所有人受教育的权益,帮助人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吴非老师的这本《照亮校园的常识》一书,以一种充满忧患的心情分析了当下许多反常识的行为,提醒我们认识常识、尊重常识、依据常识办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堂上应遵循的常识

 学生每天的学习,绝大多数是在教室、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效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吴非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成效取决于两个要素:包容学生的涵养和深厚的知识背景。

 在包容学生的涵养方面,教学中需遵循的教育常识很多:

 比如说,不同的学生心智发展、思维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差异是教学的起点,差异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些学生早已经熟知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他在课堂上要么抢着发言,利用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要么想自己的心事,游离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样的学生其实自己在课堂上熬着也很无聊,可以给他额外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还有的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教学内容,但又不甘心被教师和同学所忽视,要么设法在课堂上制造一些“小插曲”,吸引大家对他的关注;要么干脆趴在课桌上睡觉。要让这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可能就需要在课前做一些工作,让他们“笨鸟先飞”。

 比如说,教室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够、不被允许在教室里犯错误,那么在他走上社会之后一定会犯更多的错误,甚至可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由于一些考核的缘故,现在的教室越来越变得整齐划一了,老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和谐的声音,不允许出现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往往通过高压政策来束缚学生的言行。但学生的思想是很难被统一的,在风平浪静的表面现象背后,往往暗流涌动,那些不恰当的、有悖于社会公德的价值判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积累的时间久了、在特定的土壤下就会突然间疯长起来,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学生这方面的负面案例越来越多,急需引起我们的反思。

 比如说,教师在课堂给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要尽量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不要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就急着让学生回答。问题提出后,全班学生正在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学习;能多留一点时间,或者让学生交流一下,也许更有成效。教师提出问题后,几乎每增加一秒等待时间,课堂都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奇迹,即使已经有部分学生的思考完成了,也可以不急于让他们作答,而是再慢10秒、20秒,让更多的同学完成思考。还有,吴非老师特别提醒大家,当课堂上学生争论的热火朝天时,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看表!千万不要看表!——只要你看一眼手表,教室很快就会慢慢的静下来。

 比如说,课堂教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通过给学生巧妙地搭设阶梯,让他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获得新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现实中,有很多课堂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但却常常冠以“高效课堂”的招牌,做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事情,让人不得其解。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如果课堂“高效”了,教师就可以少上几节课,让学生自由学习、开展活动。但看看课程方案规定的学科课时数以及教师实际上每周上课的课时数,就能从中看出端倪来了。

 ……

 深厚的知识背景,取决于教师是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阅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仅对自己有益,对学生也是很好的示范作用。人只有在大量阅读之后,才有可能认识、比较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产生疑问和困惑,逐渐形成辨别能力。一个人读的越多,困惑也可能越多,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越丰富。过小的阅读量、狭窄的阅读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如果学生读到高中二年级,仍然没有基本的阅读,没有交流意识,没有查字典的习惯,教师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这就是教师有时会出现绝望感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教师自己阅读,还是指导学生阅读,都要关注阅读的目的,如果阅读的目的不是启发人的思维,而是让人相信,不是培育批判性思维,而是要人服从,那么这种阅读就是对自由思想的限制,就是对人性的戕害。

 二、课堂之外应有的常识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同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一所学校里,刚开始的时候相互之间基本上看不出有哪些差距,但几年之后相互之间的差距就明显了。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如此,在学生之间也是一样的。造成这些差距的因素很多,但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师的业余生活。

 课堂教学往往按部就班,学生要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只有在课外,学生才能比较从容地思考、领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巩固,并做进一步的探究。这个过程饱含学习趣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意思。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获取的方法是最有价值的,如果他没有时间去思考、感悟,那样的学就会带有缺陷。

 学生学力的差异,主要是在课外形成的。比如说学习习惯的养成,就不完全靠课堂。如果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家长)指导的情况下,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学生,他才算是合格的。如果学生没有了课外,没有了自由支配时间的经验,日后也就没有了正常的自理能力。比如说学生的学习个性,较多的情况下来自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大量的课外时间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也是让学生形成学习个性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说:“科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好奇心。”对学生来说,这三个条件要主要是通过课外时间才能获得的。

 在生命的历程中,观察、发现、惊奇、怀疑、思考、智慧、崇高、复杂、简约、常识……多少词汇跟随着好奇心而出现,世界就这样在人的面前展示出它的辽阔壮美,人也就在这样的世界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的庄严。好奇的过程越长,思维的发展根基越扎实。如果学生没有了课外的时间,没有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了因为看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而产生的怦然心动,那么,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呢?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做同样的工作,他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因而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学生的趣味,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奇,有想象,了解、发现、质疑、重新认识、形成思维经验、有渐进的认知过程、有自然而然的基本学习规律。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学习的美妙的。

 现在的教师,承担的压力确实很大。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专业培训、教研活动、家校共建,以及各个部门分摊过来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让教师应接不暇,这是事实。但如果教师因此而放弃了对自己业余生活的管理,让自己的业余也变成了工作,或沉浸在好友的酒场、智能设备的休闲体验之中,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越是在负担重、压力大的时候,越要加强自我管理,统筹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好,让其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在答《纽约时报》记者问时强调“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这句话值得教师们仔细品味。吴非老师说:一些教师负担过重,个人也要负责。如果唯命是从,教师就丧失了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他就很难教出心灵健康的人。这真是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些负担过重的教师,都应该问问自己,你的负担是怎样来的,是如何过重的?

 三、校园里应有的常识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非理性的教育,不但会造成受教育者失去学的趣味,也会让教育者丧失职业理想,其职业素质也会随着荒谬的教育行为丧失殆尽。

 比如说,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大堆的作业,就是非理性的教育。很多教师几乎不怎么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编制相应的作业,而是购买了几本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后做练习册上的题目。但练习册是别人编写的,跟自己的教学意图经常是不合拍的,讲练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教师自己却不自知。教学的盲目性,导致了过量的作业以及无休止的复习,很多中学生为什么书写状况不佳?往往就是因为从小学阶段开始作业太多,书写量过大,他们为了加快速度而不得不牺牲书写的质量。即便是退到应试这个目的上,让学生多学一些,也要比“死记硬背”“反复训练”有价值,毕竟见多识广,有了较强的认知、推理、判断力,有了高度,会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比如说,一所学校,能把那些无教育价值的事做的形式光鲜、过程精致,但在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价值得事情上,却不去用力。原来在学校里,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包干卫生区,每个班级还轮流有值日的时间,值日的时候早上第一节课是不上课的,学上要将全校的卫生全部清理干净才能回到教室。现在,学校要从外面聘请人员来清理校园,各班的包干区也都不见了。我们的学校,正在培养没有劳动意识的学生,在养尊处优的同时,学生获取智慧的途径变得狭窄,这影响了他们的精神成长。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散布对劳动的恐惧?——人们把体力劳动视为苦难,当做对人的惩罚。

 比如说,读书,本该是学校在常见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是校园里的常识和常态,但很多学校却大张旗鼓地搞“读书节”,在活动期间鼓励大家读一些“课外”书籍,节日一过,就再也不谈阅读的事情了。学校的图书馆,每年购买了大量的图书,但很多图书基本上就没有人借阅过,学生每学期借阅图书和期刊的数量屈指可数。学校的图书馆,经常是校园里最清闲的部门,在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

 比如说,很多学校在上课间操的时候,学校的领导、德育处和教导处、年级组和班主任、学生会和团委等大大小小的管理者一起出动,来监督学生的做操行为,对那些不认真做操的学生进行教育。但却很少思考这样问题:一项有益于自己身体健康的活动也也要别人监督,以后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又能做什么事儿?学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慢慢地变成社会人,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那么,我们有给他们的自主活动创设了哪些时空呢?

 比如说,学校经常会喊出“高标准”“严要求”等的口号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要求。这样的要求仿佛比“正常”要高一级,然而这样的提法,是不是在暗示社会的“标准”“要求”经常会被打折扣?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是国家制定的,你凭什么私自对七八岁、十来岁的学生“提高标准”并“从严要求”?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有关校园里的常识,吴非老师说了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仅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和大家一道思考常识、认识常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吴非老师说:“真正的好老师大概有这样一些特征:有社会理想,有职业品质,眼光始终能向着未来;有人道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看到的是人——把学生当人,也把自己当人;他不是教育生产线上的部件,而是有独立意志,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他不屈从于权势,不受诱惑,总能从教育教学中有所发现,感受乐趣,能远离名利场;他能在学生面前展现优秀的思维品质,给学生启示和积极影响;他有反思意识和自省能力,这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超凡脱俗之处;他是有智慧的学习者,比一般人善于学;他的课堂包含许多人生经验,有宽广的知识背景,他站上了讲台,学生面前出现了辽阔的世界……”

 让我们都来做敬畏常识、依据常识从事教育工作的好老师吧!

 

《照亮校园的常识》  吴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9pplong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