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名师”、“XX名校长工作室”、“XX名师工作室”、“XX名班主任工作室”……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满天飞,可是,这些究竟与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各种“名校长”、“名师”工程,加剧的是急功近利、争名逐利。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才评价“帽子化”以及形象工程。破除“唯帽子论”,也要清理这些“名校长工程”、“名师工程”。 最近,胡红梅事件持续引起舆论关注。虽然深圳龙岗区教育局已经作出处理,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但是,关注此事的舆论还是在思考,是什么让一名教师走到这一步?其实,走到这一步,当然有其个体的原因,然而,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也是重要诱因。 胡红梅被誉为“名师”,这不是民间的口碑,而是实打实的“称号”。据报道,她是“全国知名儿童阅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拥有“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名师”成为称号,也是蛮神奇的。这种把“名师”当称号,命名“名师工作室”的做法,是和培养真正优秀的教师背离的,哪有“评出来”和“命名命出来”的“名师”?而“评名师”和“命名名师工作室”,说到底,是把打造“名师”作为一项政绩工程,以有多少“名师”来凸显一地、一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必然滋生出围绕“名师”评选、命名的包装、跑要、弄虚作假。 建“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等,本来的出发点是培养教师成为名师、培养校长成为名校长,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相当于给了相关教师“名师”称号,“名校长”身份。按照这种打造“名师”、“名校长”的做法,只要愿意,一夜之间,就会涌现出很多“名师”、“名校长”。而这还不只是荣誉,还有诸多现实利益、好处,不但可以用“名师”、“名校长”头衔行走江湖,而且,也是一些地方引进人才时,“争抢”的对象。 这和高等教育的“XX学者”(“长江学者”“千人学者”等)是同一道理。这些“学者”计划,本来是资助计划,可是入选计划,就成为学者的身份与荣誉,以及学者所在单位的业绩,于是,围绕入选,就出现各种包装、弄虚作假现象,而入选之后,有的并不认真做学术研究、教育教学,靠这一头衔身份,就可获得比普通教师高人一等的待遇和权利,不少高校引进人才,看重的是人才的帽子,因为可以用这些帽子来妆点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