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樱花
我第一次知道樱花,是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时。这篇文章的开头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这段话时不时就会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想象樱花盛开时那花的海洋。最近这一年总是和花打交道,是否也与此有关?
我在家乡读书时,村里各家各户的院子里都种着很多树,村子四周的农田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树,其中有一棵合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绒花树。有一段时间,我还以为鲁迅所说的樱花就是这绒花呢,为此还特别考证了一番,才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书中读到这花儿,引起了我的好奇,想着终有一天要亲眼看看它的样子。
雏菊樱
冬樱
武汉大学是全国知名的赏樱地。去年11月份,我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调研,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在校园里的樱花大道走了一圈,虽然没有看到樱花,但透过道路两侧已经有着不少落叶的樱花树,想象了一番櫻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让我对武大的樱花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可惜的是,今年因为疫情,武大的校园不对外开放,人们只能通过云平台,欣赏樱花绽放时的壮观和美丽了。
武大的樱花树最初是抗战时期日本人于1939年栽种的,当时在现在的樱花大道附近种植了20多棵,到1957年左右,这批树已经生命枯竭。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首相访华,向总理赠送了一批樱花树,总理将其中的50棵转赠给武大。此后,武大又先后两次收到日本赠送的樱花树。如今,武大校内有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其中,不少是科研人员培育或从国内其他地方移植引进的。
红花高盆樱
垂枝樱花
樱花是蔷薇科樱属落叶小乔木,品种繁多,据说有三百种以上。其中有一半是野生的,全球野生的樱花品种约150种,我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被人工栽培后,逐步传入我国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等地。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烘托出一个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
日本的樱花是从中国引进的。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盛唐时期万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以及樱花的种植和鉴赏,樱花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了东瀛。二是说日本人当时欣赏的是梅花,樱花是夹杂在梅花之中偶然东渡到日本,后来被日本发扬光大的。
山樱花
江户彼岸
樱花树树皮呈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株高4~8m。树叶互生,叶子形状呈椭网形或倒卵状椭网形,周围一圈有芒齿,先端比较尖锐,而且有腺体。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红褐色或者淡黄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成绿色,老叶子是深绿色的。叶子表面有光泽,背面则淡一些。
樱花开放时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则多半只开花不结果。单瓣类的花每朵有5个花瓣,花瓣先端缺刻,很像一颗爱心的形状。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的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由于人工杂交培植的缘故,不少品种的樱花花儿色泽鲜艳,给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之感。
樱花与叶子
大寒樱
在历代吟诵樱花的诗词以及文献之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樱花在我国的种植历史。白居易有诗写道:“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以及“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诗中清楚的说明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宋代成都郡丞何耕对垂枝早樱的主要特征描述得非常真实,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证据。他在《苦樱赋》中说:“余承乏成都郡丞,官居舫斋之东,有樱树焉:本大实小,其熟猥多鲜红可爱。其苦不可食,虽鸟雀亦弃之”。
南宋时期,王僧达有诗曰:“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由诗可知,此樱是一株先花后叶的红色早花品种,幼叶浅黄色而花艳丽。我国特产钟花樱即为红色钟形花,诗中所指与之相符。从多种文献材料中可知,中国古时已确有钟花樱、垂枝樱、冬海棠、山樱等多种樱花引种栽培。
钟花樱
菊樱
发端于中国的樱花,为什么会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并被尊为国花呢?
首先,从樱花盛开到落樱缤纷,前后不过十天左右的时间,樱花的生命非常短暂。人们对樱花的关注,也往往就是在这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所以樱花具有“瞬间即逝的美”。这样的一种美暗合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古代日本人常将之与英勇武士的人生观相联系。著名学者叶渭渠指出:“日本人的美学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的日本人以樱花自比,将“瞬间美”转变为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某种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就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灭亡。
其次,暗合农时令节。自古以来,日本人认为樱花开放时播种稻子能保证丰收,因为樱花盛开时平均气温达到12度左右,水温升高,也不必担心冷空气的袭击,是水稻种植的开始,所以日本人民才这样酷爱樱花。
第三,樱花盛开的时候,恰是日本的学校的毕业季。同窗几载,相约在樱花树下,品赏这美丽的花儿,倾诉者离别的情愫。满树的美丽短暂即逝,总是让人心有不甘,欲别难离。触景生情,自然会增添几分惆怅与伤感。很多人看到樱花盛开,欣喜万分,日本人也会在这个美丽的时节尽享樱花之美,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但樱花所赋予的那种略带悲情的文化色彩,还是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心灵之中的。
第四,樱花的集中绽放,也体现了日本人的集体意识。一朵樱花微不足道,但满树樱花就蔚为壮观。想想看,日本人就是具有这样的集体精神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异军突起,全球都在向日本学习,其中他们的“团队文化”就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松月樱
关山樱
在我国,以花为题材的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关于樱花的诗文并不多见,虽然有白居易、李商隐、元稹、宋濂、王僧达等唐宋名家的吟诵,但大多仅限于借景抒情,没有将樱花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
一方面,这与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植物丰富多样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可以称之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资源非常丰富,梅、兰、竹、菊,牡丹、水仙等诸多花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花朵小、花期又短的樱花和其他花相比,可观赏的时间短、主要观赏的只有花,相比要逊色一些,因此对樱花的关注自然少了许多。
另一方面,我国自古追求的是长寿、喜庆、品格、富贵,与日本把骤开骤落的樱花与英勇武士的人生观相联系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欣赏如竹一般操守气节、如梅一般高洁典雅的美好品格、如牡丹那般的富贵吉祥,相比之下,樱花比较难于和我们所赞赏的人的某种品行特征相匹配。这也是樱花没有被我们赋予它特定的文化价值的原因。
河津樱
寒绯樱
明代的宋濂有一首《樱花》诗词,是说日本樱花的:“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意思是说日本的樱花来自于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赵昌也难画出,春风吹来香味扑鼻。
创作于江户时代末期的日本民歌《樱花》,被誉为“日本民族第一乐”,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选用,很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其中的歌词唱道:“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pp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