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欲解其诗,先知其人听王崧舟讲“爱上语文”之4《字词背后的味道》

时间:2020-03-17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有一种似懂非懂、冷僻生疏的感觉。因为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他所处的时代,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结果。一部流传千古的佳作,它有时像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又像是神秘美丽的花园,让人浮想联翩。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人已经难以设身处地地感知作者的情感。于是我们往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也就更加读不出作品应有的深意。


其实,同一首古诗词,不同的解读,便有着不同的味道。王崧舟老师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切入点,用自己独到的解读方法,教给了我们一把理解古诗词意境的“金钥匙”,那就是要深挖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背后的“宝藏”,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怀。


《题西林壁》是苏轼来到庐山所写的一首诗。庐山,值得欣赏和写作的景观很多。


庐山的水很壮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很好的写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的峰也别具特色。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一诗就有形象的描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庐山的云雾也很迷人。朱元璋的一首《庐山诗》刻画的淋漓尽致——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但苏轼既没有山,也没有写水,更没有写云雾,而是写了自己的心灵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之所以借庐山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是与他当时的人生境遇有着不解之缘的。因为诗为心声,诗人人生境遇不同,深处同样的环境,面对同样的景观,也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怀。苏轼之所以写出这样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首先与其特殊的经历分不开,由于当时的“乌台诗案”,他遭人陷害,官职被贬,失去自由,生死未卜。后来所幸被释放了。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当他途径九江庐山时,面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其次还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时处“王安石变法”的当儿,苏轼给他提建议,但王安石却听不进。苏轼此时有感而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规劝王安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是,王崧舟老师还谈到,苏轼是佛缘很深,他当时深处庐山的西林寺,写这首诗的时候,也融入了浓浓的“佛”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然,王老师说到了最重要的一点,苏轼之所以不写庐山之景,而是以境显理,与苏轼这个人独特独特的人生品味是密不可分的。苏轼这个人有着独立的精神境界,有着超凡脱俗的人格,追求人性的自由,心灵的高度超脱,他不会人云亦云,一定会抒写人所未见,人所未发。别人写过了庐山的水,庐山的峰,庐山的云,那他一定会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因此才有了《题西林壁》这首耐人寻味的哲理诗。 


王老师的解读让我找到了一把解读诗文的“金钥匙”——欲解其诗,先知其人,才能真正品出诗词背后的味道来。 林之燕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