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特别是低段教学的语文老师,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困惑:就这么几百字甚至寥寥数语的课文,有什么可教的,读读背背不就完事儿。 倾听了王崧舟老师对课文《秋天》的解读,我才深深感悟到,每篇课文,每段文字,甚至每个字词背后,都背负着厚重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大家看《秋天》这篇课文: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一共三段文字55个字。从内容来看,文字浅显,通过“落叶”和“南飞的大雁”两种物象,前两段写景,后一段抒情,描写了秋天来临时的独特景象。从写法来看,作者从下往上,先写地上,再写天上。从观察描写的角度来看,作者抓住“树叶黄”“天空蓝”,写的是秋天色彩的美,是一种静态的美;从“叶子落”“大雁飞”,写的都是景物的样子,是一种动态的美。所以,无论写落叶还是大雁,都是形色兼备、动静结合。即便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困难。 以往教学这篇课文,我想多数老师会和我一样,也只是停留对课文文字如此的浅表理解层次上。但王崧舟老师却能解读出深藏在它浅显文字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 陆游的《秋夜出门观月》中,也写到过“大雁”:“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事掩柴关。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这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悲壮的意象出现的。 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也写到过“大雁”:“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离愁的意象出现的。 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中,也写到过“大雁”:“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相思的意象出现的。 他还由此及彼,想到了“鸿雁传书”的古老传说。联想到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于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王崧舟老师的眼里,大雁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候鸟、不再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大雁成了一种情感的象征、一种文化的符号。因为他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正因为此,他在教学《秋天》这篇短文的时候,就不再像我们那样读读背背说说,而是带着学生走进了“大雁”这个文化意象—— 他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鸽子会传递书信吗?”孩子们都知道。再告诉学生,“传说大雁也跟鸽子一样,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呢。”这就把“鸿雁传书”渗透到了语文学习中。 然后,又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一次,妈妈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多天,你会想妈妈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接着,话锋一转又说:“可是,这些话妈妈听不到啊?怎么办呢?把它们写下来,写成一封短短的信。”“信写好了,可是怎么寄给妈妈呢?我们请大雁帮我们寄信,好吗?” 于是,就这样将生活情境与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了课文的学习,引导孩子们发现“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已经不只是一种秋天的景象了,因为,大雁们带上了自己对妈妈的思念、牵挂和爱。 师:孩子们看啊,大雁带着你对妈妈的思念—— 学生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看啊,大雁带着你对妈妈的牵挂—— 学生接着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的爱—— 学生再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在说,写,读的过程中,将大雁和传书、大雁和思念、大雁和离愁很自然地联结在一起。于是,自然的大雁在学生心里就化作了文化的大雁,生物的大雁在学生心里就升华为情感的大雁。 同样一篇课文,为什么王崧舟老师能解读出这么厚重的文化呢? 我觉得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正因为王崧舟老师博古通今,才能“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能读出每个浅显的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象”。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 在这里,夏先生说的是语感,他认为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紧就是训练语感。那就让我们跟随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从训练我们老师自己对语感的敏锐性开始吧!林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