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唐黎标:老来能不忆私塾

时间:2020-03-17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老弟,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竟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能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私塾的教书先生也称塾师,最受欢迎的是“禀贡生”(明清两代由府、州、县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书生,享受地方津贴),其次是秀才(明清两代在县、府级考试中及格、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的读书人)再次是童生。塾师中以童生最多,他们都是不第秀才,潦倒半生,只好走上教书这条路。
    塾师每年的“束修”(薪水)约50—60元银元,如由东家供应伙食,“束修”要相应减少。私塾中并没有寒暑假,全年只有清明、端午各放一天。每年十二月初十前后放年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开馆,所以当时有“先生不吃十二月的饭”的谚语。
    有的塾师是自己设塾教书的,每至腊尾岁首,就要四处托人招揽学童了。学童入馆前,家长须填写一张“关书”(即入学志愿书),里面要特别写明“修金”(学费)几何,分几次交付,并注明“节庚包”(即逢节另送的红包)在外。学童修金全年约3—4银元。一个塾师如有二十多名学童,可年入修金六七十元,就算不差了。塾师办的私塾叫“坐馆”。有的塾师在一个地方坐馆多年,他的私塾也就叫作“馆地”了。
    塾师与学童家长是常有来往的,如替他们写信、写春联、写契据、帮办婚丧喜事等,除了落些额外收入外,双方也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学童家碰到什么难事,往往都会请塾师帮忙,塾师也都十分热情。学童和家属对塾师是很尊敬的,每到重要节日和过年前,都要送一些糕点、粽子、月饼、鱼肉给塾师。夏天白昼长,家属给学童送点心时,也都给塾师送一份。我的塾师是族里请的,供伙食,一般都是一荤一素一个汤。从没怠慢过。
    “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学童6周岁时,家长就要选个吉日,为他办理上学喜事了。接洽好后,一面发“红帖”通知亲友来赴宴,一面请裁缝师父为学童做新衣。上学前一天,外祖父、舅舅或姑姑要办一担“六盒”(竹制的方形大礼物盒,里面可放六色礼物),礼物里置文房四宝、一个布书包,上面绣着一个手拿枝杏花的状元。书包里面放着一本《蒙求》(讲的是史前开天辟地的故事),与一叠印着“上大人孔乙己……”的红字纸,还有用红纸包起来的笔墨砚等。礼物里面还有“高官条”、“状元片”、“福寿糕”、“黄把”(谐音“皇榜”)。上学那天,学童要穿枣色花缎袍子、黑缎马褂,脚穿小靴,头戴有圆形红顶子的黑缎帽(俗称帽头儿),背上书包。那天桌上要放着大木盆,里面放十碗菜,特别重要的是鲤鱼。母亲在孩子出门时,说声:“鲤鱼跳龙门!”伴学童上学者,还要带去红烛、果盆、糕饼等物。
    学童入学的第一件事是祭拜孔子。“尊孔”是私塾里一个极为庄重,严肃的礼仪。私塾的中堂,设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位,一进馆,就在孔子牌位前点上香烛,摆起果盆,下跪祭拜。然后再跪拜先生(就是皇太子也不能例外)、先生婆(先生的母亲)、师母。接着,塾师学童的书包里拿出那本《蒙求》,在书面预先贴好的两张红签上,写上“厚德于人”四个字,在另一张红签上写上刚为学童所取的新名,再拿朱笔在《蒙求》的开头,教学童读四句,每句都用朱笔圈点。这就是点书。
    点书以后,就是“把笔填朱”(描红)。先生把学童带去的红字纸铺在桌上,教学童握笔。一支新笔,蘸上浓墨,先生的手掌握在学童的手背上,扶着学童的手在红字上填写笔划,这就是开笔。开笔先生被称为“启蒙恩师”,是最受读书人尊敬的。日后如果状元及第,就得先到开笔老师那里谢恩。
    开笔之后,就放学回家了。这一天,先生还托一些糕饼分给诸学童,以让大家也高兴高兴。学童第一天放学回家后,还要往诸亲戚、邻居、好友家去拜客,有钱者可以租借一匹白马,“帽头儿”两边插上一对“银花”,一个“迓客”(办喜事的人家请来迎送客人的专业户)相伴,另请一个雇来打杂的帮工,挑着“六盒”,每到一家,即下马拜谒。上辈看着学童施礼,判断小孩懂不懂礼节。“迓客”代表学童家将一份糕饼送给客人家,客人家得回赠一串“拜见钱”(用红头绳串好的铜线)。
    私塾是十分讲究礼貌的,塾师常教育学童要彬彬有礼,我记得每天上、下午上学,都得双手捧着书包向父母作揖告出;放学归家时,同样的作揖告入。这叫做“出必告入必面”在馆里对先生也是作揖来、作揖去,路上碰到先生,定要招呼作揖。
    私塾读的书有《蒙求》《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千家诗》《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尺牍》《杂字》。其中《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高年级学童读的。私塾为了满足学童择业需要,还添设了《杂字》和《尺牍》。《杂字》开头两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鱼肉笋芋莱茄瓜”。尺牍是教学童怎样写信的,其中有许多范例。有的家长为了给学童更多知识,还增加了《新三字经》和《古今贤文》。
    私塾不设班级,都是个别教授,好处是因材施教。当时教法有几种:
    1.点书。塾师的教桌上,常备着一个朱砚和一枝朱笔,朱砚内盛着用白术加水磨成的银朱(也可以用黄丹),这是先生点书、批卷的重要工具。每天上午学童陆续上学,先生逐个把他们叫到桌旁。先生边读边点,学童句句跟读。学童跟不上或跟错了,先生再教一遍。先生点完四句,就在书头写上当天日子。先生每天点一次书,就不再教读,学童如果不懂,可以提问。这时学童个个端坐,满堂书声朗朗。“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诵琅琅”,就是当时情景。
    2.还书。每天点书之前,学童要把昨天点的书给先生还读,也叫“还书”。还书有“正读”与“背书”正读,就是面对老师看书本朗读。先生认为可以,再点生书(新课)。“背书”即背向老师,高声背诵。一般学童都能背出来,如诵不熟限时再背。
    3.温书。先生点完一本书,学童还要“温书”。一个学童一般都读两本以上的书,一本是“生书”,另一本或两本是读过的书。先生每天点书后,也指定温习一二页老书,到“还书”时,一起“正读”或“背诵”,尤其“四书”,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
    4.写字。写字是私塾的一个重要科目。学童每天下午一到馆,就得靠在书桌上写字。写字分四五阶段:填朱(描红)、映写(映着范字帖,逐笔映写)、腾格(第一三五格范字可映,而第二四六是空格,要仿照范字,自己写)、白手写(学童可自由选择要写的字)、临帖(选择名家字帖摹)。
    学童每写好一张字,就放在先生教桌上。先生将写得好的字用珠笔加圈,最好的打三个密圈,不够打三圈的打一圈。对写字进步快的学童,先生就在习字纸上“记赏三文”,意思是要家长奖赏给学童三个铜钱。家长常把习字纸逐日张贴在墙上,以观察学童的进步情况,学童对写字兴趣很浓,进步也很快。凡念私塾的学童,字是写得比较好的。
    5.练习对偶句。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教两个字的,如“竹叶”对“梅花”,三个字的,如“人独立”对“燕双飞”;四个字的,如“山间明月”对“江上清风”。再教五言、六言、七言的。科举时代,考八股文,考诗都要讲“对仗”的,这都得在私塾打基础。如今社会上仍然流行“春联”“寿联”“婚联”“挽联”以及楹联等。有的电视剧说蒙童对子对得好,皇上就封其为状元了,这纯是戏说。
    私塾对学童管束极严,“整容端坐,整日琅琅诵读”是学童的守则。先生管教学童,“惩罚”是唯一法宝,学童十分畏惧先生,先生一声吆喝,就会满堂寂静,鸦雀无声。当时先生的教桌上放着一张“戒方儿”,上面写着四句韵语:“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父母若爱你,不必送来读”。当时流行的体罚形式有敲脑钉儿(用中指中间的一节骨头敲击学童的额角)、连打三板手心(学童每天还书之前,唯恐自己难过关,先要将自己的手心放在桌角头)、罚跪(一般跪在孔子牌位前石阶上)、关堂(放学之后不让回家)。学童最怕关堂,因为一关堂家长就知道了,回家又要惩罚。
    私塾虽已成为历史,其教学方法却因材施教,一步步从浅到深。凡读二三年私塾者,古文基础都比较扎实,字也写得很美,古体诗词亦也能写上一些。我曾为中华书局作过校点,老编辑告诉我:如今古籍出版部门人材十分缺乏,不但出版部门,文物部门也是如此。欲提高古汉语水平,教育部门是否可借鉴几千年私塾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