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桌上批评孩子这个事儿,是很多爸爸妈妈们共通的一个“习惯”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对孩子的身心,其实是一种不小的伤害。 “你刚才的作业写得太潦草了,吃完饭要重写,知道吗?” “还有那道算术题,这么简单,还要写半天,今晚怕是要写到半夜了。” “今天老师微信告诉我,你被他叫到外面罚站了,是怎么回事?” 晚上,孩子小雨和丈夫一坐上餐桌,文慧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小雨爸爸下班回到家,本来很开心地和儿子聊天、吃饭,却听到孩子被老师罚站的消息,慈祥的父亲也严肃地板起了脸。 原本一家三口温馨的晚餐,被孩子的教育搅成了一团浆糊。 餐桌上的气氛也急剧下降,碗筷的碰撞声突然消失,变得异常安静,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能听见”。 爸爸沉重地叹了口气,小雨更加小心翼翼地扒着碗里的白米饭,眼泪吧啦吧啦地掉进了碗里。 “我也想好好吃个饭,可孩子太让人操心了。” 文慧无奈地摇摇头,心想如果孩子能表现得好点,饭桌上也能多一些欢声笑语了。 很多父母常常利用吃饭的时间来教育孩子,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孩子看到不足,取得更大的进步。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最终饭也没吃好,孩子也不听。 1 董卿小时候一直是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直到7岁,才回到了“非常非常严厉”的父亲身边。 她曾在采访中说: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 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 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 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她也说过: “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诚然,董卿父亲的严厉,给了董卿追求完美的性格。对她的成功是有帮助的。 但时至今日,每次在节目中提到关于父母的话题,见惯了大场面,一贯端庄淡定的董卿,依然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可见她所感受过的压抑和委屈,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父母的理解而烟消云散。 我们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是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实际上,确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古人就曾留下对孩子“七不责”的育儿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饮食不责”。 意思就是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另外,还很容易让孩子对跟我们一起吃饭产生抵触的心理,亲子关系也容易变得岌岌可危。 2 我们没必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责骂孩子,反而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适合吃饭时候聊的话题一 : 可以聊当天生活的趣事;了解孩子当天的生活情况。 身边有些朋友抱怨,说自己很想跟孩子聊天,但孩子回应总是很冷淡。 这时候很好用的一招,就是先在饭桌上说说我们自己一天的趣事。 等气氛好一些,可以再把“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种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慢慢的跟孩子聊。 可以问问孩子: “你们班老师今天有表扬谁了吗?” “上次你说谁惹老师生气来着?现在老师对她怎么样呀?” “今天数学作业还留那么多吗?我看你昨天写了挺久的。” 然后在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做出回答。 只要我们保持倾听和理解的心态,聊天就能很好的继续下去。 适合吃饭时候聊的话题二 : 聊饭菜口味、营养,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吃饭的时间,也是适合进行“食育”的时间。 日本很多家庭,爸爸妈妈们会在孩子幼儿时期起,就开始有意识的给孩子们讲有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 在这种日积月累的连续强化教育中,孩子们会潜移默化的认识到要对食物说感谢,也会意识到偏食危害,并自觉做到膳食平衡。 另外,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对于做饭的“主厨”表达谢意,这也是增进家人感情,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好方法。 适合吃饭时候聊的话题三 : 聊国事、家事、故事,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央视主持王芳曾在书里提到,她因为工作忙,下班晚,所以很重视早餐的时候,跟孩子沟通,她写: “早餐只要我在家,一般都是她吃,我讲,赶不上《百家讲坛》,我这是《一家讲坛》,就我自己讲。 反正我知道的什么都讲,很杂,比如莱特兄弟为什么要发明飞机,居里夫人到底有多少发明,澳大利亚被谁发现等。 每天一个知识点,但一定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孩子喜欢的。 有的时候世界上哪里发生了重大新闻,我也会读给她听。 喜欢看新闻的人往往都更有思想一点,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所以早早就教会她怎样了解新闻。” 这其实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吃饭时间聊的话题,从百科知识到新闻故事,不仅能大大避免与孩子之间发生争吵的概率,更能提升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 与孩子对某些事件进行讨论,更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餐桌上比较安全的话题。 如果我们能保证跟孩子在一起吃饭的每一餐,都充满欢乐和情感的交融,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