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2020高考暂不延期,考生该如何做好最后冲刺?

时间:2020-02-26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根据近十年数据变化趋势预测,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将与去年不相上下。

此前,教育部多次回应称,今年高考暂不考虑延期。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从未因故改期。即便是“非典”时期,依旧执行了原定计划,比上年提前一个月,正常进行。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千万量级”的高考生该如何保持状态,做好最后的冲刺?

01.复习效率打折扣,学生易出现两极分化

目前,各地都已进行了两周的网络授课,大部分学科与在学校正常上课节奏相同,有学习问题学生就用微信与老师沟通。

虽然所有学生都是面对“一块屏幕”,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没有老师的监督,一些同学自觉性不高,复习效率大打折扣,学不学得好还是靠自觉性。

上完几节网课后,很多老师还发现,虽说可以随时互动,但提问的学生特别少,也不知道大家在屏幕前有没有仔细听。因为学生难以上交作业,老师根本无法评判复习效果。

因为缺乏课堂氛围,有些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们容易走向两极分化: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成绩得到更大提升;而不自觉的学生,效率愈低,可能成绩下滑更快。不少学校担忧,即使马上复课,在家复习的这些内容可能还要回炉。但这对分秒必争的高考复习来说,实在是耽误不起的时间!

比起网课效率不高,考试“预热”不足带来的后果可能更可怕!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透露,原定于2月25日举行的全市新高考模拟测试将转换模式,或营造“不见面”环境。原定于三四月举行的一模二模考试,也将视开学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整。

胡向东主任对这种考试节奏和形式的改变,表示非常担忧:“市、区和学校每月甚至每周都会安排考试,学生在考试中熟悉考试,就像运动员大赛前调整节奏。现在,教学复习节奏被打乱,许多学生‘预热’不足,很可能影响发挥!”

因为按照正常的复习进度,高三第一学期应该完成全面复习,第二学期的复习重点是能力突破、综合提升和查漏补缺。现在这个阶段,要以专项能力训练为主,适当做些综合套题。

专项能力训练,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来实现的,主要靠学生的“精练”来实现。但现在老师和学生见不了面,不可能及时给学生布置训练试题,学生春节前带回家的试题也基本做完了,手头没有新题,而且在网上做题不方便,老师也不能及时批改反馈。这是很致命的问题!

02.如何在网络授课条件下,保证学习效率?

老师要给大部分学生一些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网络答疑,但是,一切网络授课都要在固定时间段进行,避免一天到晚在线,既影响视力又容易造成学习低效或无效。

学校要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如何区分网课时间和自习时间,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请家长配合督促计划落实等,并提供“具体测量工具”,比如计划表格、任务执行表等,发放给学生或家长,进行必要监督。

1. 在家长监督下克服不良习惯

在家复习,没有老师的约束,没有周围环境的紧张气氛的感染,学生会被一些不良习惯操纵,比如说看看手机、玩玩电脑、睡睡懒觉等等,这些事情比起学习来轻松好玩,有刺激感和愉悦感,当然学生很愿意做这些事情,但是对学习却有很大的影响,降低学习效率。

所以在这期间一定要在家长的督促、帮助下,戒掉这些不良习惯。比如说手机可以让家长保留,需要的时候在家长的监督下利用;早上定好闹钟,到点马上起床等等。

2.与学校老师、同学保持联系

在这个关键时期,一定要与学校的老师、同学保持联系,因为,学校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老师会把握大家的学习进度,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落实基础知识,把不会、不熟悉的知识,可以通过微信、QQ等咨询老师、问同学或者查找资料,查漏补缺;三五个志同道合的高三好友,建群互相督促学,遇到学习难题及时在群内分享交流讨论,让孩子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找到备考的紧迫感。

3.要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在剩下的备考日子当中,不同学情的学生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情况,贴合实际地为自己量身定做复习计划。

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按照规划走”;

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

后进生:抓中低难度题目。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兴趣。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精选精练,不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4.强优补弱,一科也不能少

如果存在偏科情况,应多做典型题型,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边做边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些题型里?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偏科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强。

具体建议:

1.不建议开夜车,精神不好再加上在家容易懒散,很难完成一日满满的计划,效率是制胜的关键!

2.每科做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应高效完成该科作业,若为试卷类作业,则按照试卷规定时间完成,即便45分钟没有完成也要终止,可以在晚上的补充时间再完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3.上午、下午、晚上要从自己拿手一点的科目开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要一开始就做难题,让自己失去做题的动力。

4.注意劳逸结合,利用好每一段学习时间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玩手机,因为10分钟你肯定停不下来,会耽误后面的任务进度,最好去在家里稍事活动一下,吃点东西也是可以的哦。

5.灵活运用,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特点适当调整学习时间安排以及学习任务量,可以在前两天进行尝试并根据完成度来调整细节,如,不同时间段的学习内容以及完成量。

6.每日任务是在对自己学习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你需要根据以往的考试来确定自己的薄弱项和目标,然后将整体目标肢解为具体小任务放在每一天的对应时段,寒假是强化弱项的好时机。

03.疫情背景下的高考之“变”

高考备受关注,其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1.考纲取消,命题更加灵活

2019年末,高考考试大纲被取消。有人担忧,“取消划重点,整本书都成重点”。

考查特殊地理条件与冰雪体育项目相结合,求解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运动周期,进行移动支付的样本测量……这些2019年的高考题,让“新高考”命题的趋势逐渐明晰,也让考生们“压力倍增”。

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继去年提出“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后首次明确,“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应用性、创新性”。

“这次疫情,为教学方式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复习的基本理念不变,但复习的方法必须转变。”陈维贤表示,近几年,高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发生转变。

“高考题注重通过情境和情境活动来实现对知识运用的考查。这就要求,由粗放式教学转化为精准化指导,设置或运用真实情境,设计有效活动,在活动中综合训练考生能力。这既符合高考方向,又能提高备考效率。”陈维贤说。

2.考试时间延长,复读难度增大

北京、山东、海南都已经明确,今年高考将“连考4天”。

胡向东认为,对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8省市来说,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传统高考”,今年参考的考生确实面临较大挑战:如果不能升学而选择复读,需按各地规定完成与学业水平考试的衔接,再参加“新高考”,复读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和老师都要调整心态,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好复习节奏。

“新高考不是要来而是已来,了解它、适应它,是不论疫情轻重都要做的事情。”胡向东提醒考生:“停课不停学、课堂改线上都是在一定区域内统一实施的,该区域范围内,考生参加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怀有平常心,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应有水平。”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