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2月底前不开学,3月初线上开学,开展在线教学。这虽然是面对特殊疫情的紧急措施,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但也是未来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情况。 全国中小学学生就有1.8亿。如此大规模地开展在线教学,不仅我国史无前例,在全世界也没有先例。 1 在线 一方面,互联网等技术方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工作之中。如今,大多数人都觉得在线教育可以试一试。 另一方面,客观来说,如今的中小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各类校外教育,辅导机构,这些机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无法进行线下教育,必然转向线上教育。 对于他们来说,更加势在必行。就当所有人都觉得可以一试的时候,难免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正在加速地交织在一起。 2 教师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学校教师们也纷纷开始准备起来。一线教师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教学工具、线上平台、技术操作等等,甚至添置整合各种设备。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线教师成为了“十八线主播”的有趣说法。 可爱而又敬业的老师们开始准备起3月份的在线教学,他们也偶尔在2月底的时间里接受了市区校层面的在线教师培训,或是先和学生试一试远程连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在线拓展课程。教师们的心里既有担心,又有兴奋,既有焦虑,又有勇气。 然而,慢慢地,大多数教师开始发现,在线教学所需要的技术并不复杂,而真正让他们担忧的是:学习质量难保证、学习进度难掌控、学习任务难组织、学习效果难评价、核心素养难提升。这些教育教学最本质的问题开始凸显。 3 直面 曾想过中小学在线教学的诸多可能性,却万万没有想到过,因为疫情,所有中小学都要“赶鸭子上架”去试一试在线教学。 对于那些平日里,完全没有使用过在线平台进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肯定是没有那么快适应的。再加上各种培训准备不充分,管理不到位,必然会出现很多新问题。例如出现非得要求学生打卡的形式主义等。 但是,问题总归是会出现,并且很多问题会得以解决。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把中小学在线教学实现出应有的教育理想。 4 电视 由于可能出现一涌而上造成网络瘫痪的可能,各地有相继出台了不鼓励所有教师直播,甚至主要采取全省或全市统一电视直播为主的方式。这种电视的方式有一定好处,不容易出错,也不太会出现电视中断了,没有什么技术不稳定的压力。 然而,这种电视的方式恐怕只能作为未来的备选方案。大部分的学校不太可能统一采取看电视的方式,全市或全省统一观看统一的教师上课,即使贯彻落实了,学生学习效果也非常有限。 采用电视进行教育已经被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是低效的,或是是无效的。因此,本次疫情特殊时期,才需要采用电视结合线上教育的方式,或是其他更灵活的方案。 5 不简单 中小学在线教育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换一种视角去设计在线的课程教学。 它不是简单的线下课堂搬到线上,也不是简单的远程题海战术外加线上答疑。线上教育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例如:更丰富的学习信息来源,更多元的师生交互,更真实的社会学习环境,更多样的数字化创造。 鼓励学生进行一次直播分享;进行一次视频录制;组织一次在线同步编辑;撰写一篇博文;开通一个学习空间;完成一次信息简报;撰写一份小组项目报告等等。这些新的方式如何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在线学习,跳出了原本学习方式的小格子,却被我们自己的思维大格子所束缚。 6 学校 学校的“围墙”暂时没有了。 在未来的3月份,学生在家里,接受的学校的教育方案,但也不排除受到辅导机构、课外机构,公益组织多种在线课程的冲击。学校无法再将学生固定在固定时间和固定空间中,考验着学校的教学水平与管理能力。在线课程的“战场”还远没有开始,各种在线课程将如何吸引学生,吸引家长。 当然,有些在线课程是糟粕,我们应该懂得判断去摒弃。也有些课程非常优秀,学习效果非常好,但又是一些不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课程,我们也需要选择舍弃。 但还有更多更加优秀的在线课程,将会在这一次被发现,被喜欢,被热爱,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在线课程。我们也期待,教育人有更广泛的合作。 7 学习 学习的“围墙”暂时也没有了。 在未来的3月份,大多数家长都复工工作了,大多数孩子居家学习。即便远程视频,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的强监督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成长为真正的学习者。学习的自由度被放大了,学习的时间被灵活化了,学习的选择多元了,师生的互动多向了,学生要学会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 我们很多人缺少在信息时代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多人在不验证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就转发信息,表达情绪。我们也有很多人并不擅长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加工整合,迁移应用,并缺少数字化表达与创造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数字化学习的机会。我们的学生,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信息素养,而是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8 未来 这一步或早或晚,在线教育将以怎样的方式,能否促进学习者走向终身学习者呢? 我们并不想美化在线教育,在特殊时期,在线教育就此到来。然而,我们更希望这一次的在线教育不仅仅是短期的应急,而是促进更长远的转变。 在线教育,是权宜之计还是未来趋势呢?文|杨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