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时间:2020-02-01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陪一位来看我的老朋友转校园,自然给他谈起学校的一些事。他认为好多做法“富有创意”,不停地赞叹同时又不停惋惜:“怎么不找媒体宣传呢?这些做法多么令人欣赏啊!”我说:“为什么要宣传呢?教育又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报》上发文,希望宁静而朴素的办学,声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这让很多人不解:“学校办好了,人家要来参观学习,有什么不可以呢?学校之间互相欣赏,彼此借鉴,不很好吗?”我的回答还是:“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但有意无意把教育当“欣赏品”来打造的人还真不少。每当需要“展示教育成就”的时候,比如大型迎检呀,或有重要领导来视察呀等等,有的学校总会提前一个月两个月或更早做准备:先声夺人的展板,眼花缭乱的橱窗,操场千人的吟诵,流光溢彩的演出……当然,还有被精心“提炼”出来的一套一套的“理念”,这些理念又总是通过整齐而富有修辞美感的语句表达出来,诸如“以什么什么为导向,以什么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什么为宗旨”或“以什么促进什么,以什么打造什么,以什么推动什么,以什么提升什么”(前一句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开头的词)云云。总之让人感觉,教育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具有“观赏性”!

恕我直言,上述拿给别人(领导和媒体)欣赏的“教育”其实并不是教育本身,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也不是学校的常态。师生们心里都明白,别管校长在汇报时如何四言八句地吹着学校“特色”,学校的“创新”如何如何,那是说给领导与媒体听的。人家欣赏之后,校园归于沉静,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平时还是所有学校一样,上课、备课、作业、考试……毫无“欣赏价值”可言。但教育本来就是这么朴素。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两个词进入了教育领域:“包装”和“炒作”。这与学校对发展目标的定位有关——学校究竟是为谁发展的?如果是为孩子的成长而发展,那么无论做什么,孩子天天在学校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哪需要“包装”和“炒作”呢?只有眼光对外(舆论)对上(领导),才需要“包装”给别人看见,需要“炒作”让人家知道。按这个逻辑,教育自然别是做来给别人欣赏的。而善于包装,热衷炒作,这似乎是某些校长眼里“打造名校”的一条“规律”。

都说现在的教育很浮躁很功利。芝麻大点事儿,有的校长也会很有“市场敏锐感”地想到媒体,想到“提升形象”“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唯独很少想到本校老师和孩子不是有实实在在的成长与收获。

回到那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学校的一切是为谁而存在的?我又自然想到了几年前我参观过的帕夫雷什中学。按今天的眼光看,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是多么“极富创意”呀,又是多么“前卫”呀!但帕夫雷什中学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不但谢绝“宣传”,而且他刻意让学校保持一种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在他看来,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不是别人。

是的,教育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只要教师幸福并且成功,只要孩子快乐并且成长,就足够了。有没有媒体的追捧无所谓,有没有领导的题词没关系。因为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