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教师机会很多,比如在成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30岁以前,可以争取评“教坛新秀”;35岁以前,可以争取评“市优秀青年教师”,然后还有区、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头衔在前面等着;40岁前,如果想“进入管理层”还可以去报考“校长助理”…… “打造”名师似乎成了各地、各学校都在热火朝天做着的一件事—— 打造出一个名师,学校就多了一个宣传的机会,提升学校形象;打造出一个名师,也给了青年教师实现自我的机会。 但,名师真的是“打造”出来的吗?——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文章中这样发问。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文章《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中为我们提出了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这样一个问题——名师是可以“打造”的吗?小编为您节选了部分文章: 最近几年,各地学校都掀起了“打造名师队伍”的热潮,据说以此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名师”呢?通俗地说,就是有影响的优秀教师。那么,“名师”是可以通过“打造”得来的吗? 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不舒服。“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是和模具化操作相联系的。独具个性的人,怎么可以像生产机械部件一样被“打造”呢?想象一下——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教师,被输送到流水线上,规范于某种模具,然后“哐当”一声,所谓“名师”就被“打造”而且是成批量地“打造”出来了。这不荒唐吗?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比喻吗?犯得着那么“钻字眼”(甚至是“钻牛角尖”)吗?曾经就有校长对我说:“‘打造’嘛,不过就是强调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力度而已。” 但我还是要继续质疑: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好,我们就说这所谓“打造”的“力度”吧!这“力度”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学校已经明确了“打造”对象——当然是校领导认为“有潜质”的“好苗子”,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比如帮着“打磨”公开课或参赛的班会课,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都给他,各种评优选先的机会都给他。还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时间表,甚至包括集中的包装炒作,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封面人物、专题采访……既宣传培养对象,又提升学校形象,等等。所谓“311培养计划”,“当代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等等,都是这样来的。 我充分肯定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培养优秀教师的良好初衷和高昂热情——无论怎样,将经费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打造”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而且违背人才成长规律。 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对于“打造名师”,不少老师都有着自己的困惑与疑虑。 “打造名师”,老师们的疑虑在哪里? 在各地的名师培养计划当中,的确发现并且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教师,但对于“名师打造”计划,不少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一样,心有疑虑。 来自他们的质疑,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更深层次的启发与思考。 当用“打造”表决心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 “把‘名师’和‘打造’搭配到一起多少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成为了一些老师的共识。 “鄙人所在的那个小县城近几年有关部门有个大手笔,就是每年拿出100万的资金作为奖励在‘三名工程’中获奖的学校和教师,所谓的三名是指: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提出的口号是:每年打造一批名师队伍,带动教师成长,提升教育质量。这项活动会在县中心的广场隆重举行,县委几大班子的领导都会参加,以显示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彰显领导的遵旨重教。” 一位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所在地方实施“三名工程”中的一些现象,但效果呢?“三名工程实施以来就屡遭质疑,一些老师为了名誉和奖金小动作不断。” “我在百度百科里查了一下打造一词的意思:打造,即制造、创造的意思。进行打造的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金银、首饰、兵器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精神、文化、品牌等。‘打造’一词着力突显人们创造事物的决心、对事物品质的关注以及所采用的制造方式的力度。”这位老师这样总结,“在这个解释里,我看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词:具体事物,创造事物的决心,对事物品质的关注,创造方式的力度。” 为了培养更多的名师各地都有类似举措,“这些举措和工程都是一种政府行为,力度大,措施实,平台高,要求严,目标也相当明确和集中。” 也有老师总结了教师队伍“打造”和名师“打造”中的几点元素: “一是确定目标。规定在一定的年限内,教师队伍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及名师成长的数量。二是设计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从发展的层次到人员的挑选,从日常管理到考核,评价和奖励等,都有具体的制度。三是搭建平台。会课,赛课,沙龙,论坛,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参观,考察,等等,一个个平台的搭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次次发展的机遇。四是提供条件。不仅有精神鼓励,而且在物质条件和经费上都采取了切实的措施。” 其实,各地的名师计划也的确在为青年教师铺路,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机会。但当名师成长成为批量化的“打造”后,不少老师也有着这样的担忧—— “同样的名师培养工程,理念,方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但如果将教师培养扣以‘打造’的谓语动词,会不会有些急功近利呢?” 的确,在搜索打造名师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口号“打造‘名师’团队,提升‘名校’品牌”“打造名师、名学校”。 为什么“打造名师”后面都要追加一个“名学校”呢? “要打造一所知名的学校,需要一批在本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声誉和权威的教师支撑,因为有名师,才有名校。” 或许,老师们对于“打造”一词质疑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他们对于“(教师培养)一定要抛开通常的行政思维,……从行政思维转向专业思维”的希望。 “打造”出来的名师,会不会是一些削足适履、缺乏个性的老师? “名师‘打造’是不是违背人的成长成才的规律?”也成为了很多老师质疑的理由之一。“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的,老师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但这种规律绝非是要把老师培养成利用模具铸成的‘千篇一律’的‘名师’。” “难道要把老师像机器部件一样放在车间流水线上被打造吗?一个活生生的老师,有血有肉,却要被放置在流水线上被规范的利用模具来打造出一个名师来。”很多老师都有着这样的质疑。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机械化的打造呢? 也有老师给出理由—— “我之所以说老师被机械化的放在机床上打造是有根据的。如果想成为名师,一个老师刚参加工作,他必须争取评‘教学新秀’,然后评区级或者县级教学能手,然后才有资格评市级省级。学校如果刻意‘打造’一个教师,会把更多的机会都给这个老师,更多的荣誉都给他,然后给他‘打磨’课堂,给他‘规划’教学教育人生……结果会是这个老师不得不削足适履地去配合有关领导的打造,每一次展示课每一次汇报课,每一次班会课,都要按领导的要求统一口径,于是会导致这个老师的个性磨灭,自由丧失。甚至在人际关系和生活中也会让这个老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如此一来,这个老师即使‘名利双收’了,他也会孤独的感受不到半点真教育真教学的幸福感。学生也很反感,因为每次授课都是一种刻意的教学行为,课是做出来的,不是自然的流露和水到渠成,是预演过很多次的熟悉的新课。如此打造的‘名师’很难称之为真正的名师。” 打造名师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机会,但也有了功利之心。“教学公开课,班会课等都带有明确的功利性目标,开始计较获奖,计较名次,想为自己和学校建功立业,想在教育的圈子里一夜成名。当我们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想静心研究教学思考教育从容不迫地做教育,想耐得寂寞做真正的教育,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教育心复杂并且浮躁了。” 当名师的名只停留在“名师证书”上,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究竟在哪里? “某市评选的某些名师,除了拿到一纸证书外,本地同行很少知道他们究竟哪里有名。” “某个名师常以‘国家级’名师自我炫耀,喜欢四处作报告,内容却没啥新意。在结尾时,却几次三番让大家记下他的联系电话和地址,说,需要多少书请在回执单里写清册数。听讲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名师的那些天花乱坠的讲话,不过是为了达到卖书的目的。” “某些名师借助名师的标签,四处活动,挣外快,这不是把名师硬生生搞成了‘狗皮膏药’吗?” …… 对于一些已经成为“名师”的老师,人们却很难敬重起来。 显然,人们所推崇的名师应当是那些“社会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教师。他们长期扎根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有专业可授,有学问可传,有教育教学思想可以研究。这样的名师,在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超越了前辈和同行,都对各自的术业有或大或小的创造性贡献。他们通过授业实践或自己的著述,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事迹。” 但“从本质上说,这样教师的成长是一种个性化成长,这种成长是他人无法模仿也模仿不了的,更是任何人打造不出来的。” 李镇西在文章中写到了自己和吴非的一段对话。 “他说(指吴非):‘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我就不是谁培养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别说什么‘打造’了。所谓‘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陶行知是谁‘培养’的?晏阳初是谁‘打造’的?还有斯霞、钱梦龙、于漪、孙维刚……不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吗?作为校长局长,如果一定要说‘培养’,那么这‘培养’的含义应该是尽可能给‘苗子’以自由宽容的人文环境——形象地说,就是尽可能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然后就让年轻人自由自在地“生长”吧!既不要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要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要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田园,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 老师们呼唤的成长路径究竟是怎样的呢? 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说到名师成长, 的确, 看来, 教学主张有多重要? “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 “教学主张是名师产生和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风格的内核。” …… “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实践路径,在教学实践中萌生自己的教学主张,借助理论学习,边做边学,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二是理论路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教学假说,借助先进理论和大量的实验验证,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无论是实践路径和理论路径,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教学主张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被发展”还不够,“自主发展”更重要。 “人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更需要自身内在的力量。显然,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心才是变化的根据。”有老师在谈到名师成长时,这样分析,在他看来,名师的成长除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外,教师本身的内驱力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名师的成长的确需要这种“发展自觉”,而这种自觉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追求。 “有理想才会有未来,人的可能性总是活在梦想之中。教师要有自己的梦想,在美好的憧憬中才有了前行的动力。” 平静从容不浮躁,这样的成长更踏实。 “我很敬佩一些名师和他们的成长之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想为教育和教学干一些实事,心态平静而从容,不浮躁。专心致志地安静的去做,心里并没有什么杂念。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他们潜心于教育教学本身,而没有老想着‘获奖’和‘晋升’。这就是他们的淡定,他们的沉静,他们的朴素。”有老师这样说。 的确,李镇西在文章中就在怀念以前的学校。“假如当年校长要刻意‘打造’我,把那么多的机会、那么多的荣誉都给我,然后给我‘打磨’课堂,给我‘规划’人生……于是我不得不削足适履地去配合领导的打造,每一次展示每一次汇报,都得按领导的统一口径,都得服从‘学校大局’,于是个性磨灭,自由丧失,同时又孤峰卓立遭人嫉恨,如此一来,我即使‘名利双收’了,也感受不到半点教育的幸福。”(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