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李玫瑾:怎么养好一个孩子?小时候斗勇,长大了斗智

时间:2020-01-09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中国有句俗语,叫“养儿方知父母恩”,当自己有孩子后,才明白父母当年的不易,因为养孩子真的太难了。


以前难,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跟不上。


现在的父母,已经升级到身心的全面教育上来了。


50、60年代的父母管孩子大多很简单,不听话就打!


可如今的小孩,如果还是简单沿用打骂教育,很容易出现极端情况。

杭州有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作业的问题,被妈妈批评了几句,一时想不开,竟然从6楼家中的阳台爬出去要跳楼,幸好妈妈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儿子的手臂,死死拖了近半个小时,一直到民警去现场营救时,已经近乎虚脱了。


这样的例子现在真的是太多了,给人们得一点苦;


叛逆起来连父母都不认,视生命为儿戏,头脑一发热,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原本天真可爱,善良淳朴的孩子,俨然变成了一个炸药包,而引线在哪里,父母们根本不知道!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个概念:

孩子教育要分年龄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要不同,绝不能颠倒,总的来说,就是小时候斗勇,大了就要斗智。


1.从小让孩子有畏心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让我难受了很久。


一名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5脚,伴随着怒吼,情绪十分激动。


尽管在一旁的奶奶一直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据了解,视频中的男孩飞踹他母亲的原因竟然是其母亲不让他玩手机。


不少网友感叹,“这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对自己的母亲,都是给父母惯坏了!


类似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劣迹斑斑的背后,不禁让人感到一阵阵悲凉,关键是这样的现象还挺多,这些孩子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听劝告,好像天下就是他的,一切都要为他让路。


究其根源,就是缺乏敬畏心理。


从小太过娇惯,毫无规则意识,满足其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这样宠溺长大的孩子从不知规则为何物。


家长呢?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他们忘了,孩子终归要独自走上社会的,你可以纵容他,但社会不会、法律不会,等待他的,终将是最严厉的惩罚。


人们经常说,当今社会的孩子缺乏独立与感恩。我觉得,“敬畏心”才是这个时代孩子真正的稀缺品。


教育的本质就是家长的一场修行,它不是单纯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培养他的敬畏之心,懂得自律与理智,树立规则意识,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不至于误入歧途,输掉整个人生。



2.立规则要趁早



立规矩的关键期:2岁以后,8 岁以前。


2岁以前,孩子还没有规则意识,且缺乏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通常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时候家长不用急着给孩子立规矩。


2 岁以后,孩子开始进入规则敏感期。同时,他们也开始逐渐具备自主意识和初步判断能力,进入第一个独立期。


这时候只要家长管教得当,孩子就会从「挑战规则」到「被提醒后愿意配合规则」,再到「不需要提醒也能遵守规则」的过程,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不懂道理,其实小孩子是最讲理的,只要你提前把规则告之,孩子都是愿意遵守的。


像动画片看多久、几点睡觉、吃完饭自己收碗等等,都可以定出具体的规则。


定规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说到做到,起表率作用,答应孩子的就一定要实现,不能骗人,否则孩子也会反过来骗你。


但立规矩也是讲究有效期的。知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提出:6岁之前一定要给孩子立好规矩。


《少年派》和《小欢喜》这两部剧中都展现了这个问题,平时不管不问,到了高考这一年,父母展开“批发式”的关爱和管制,导致亲子矛盾不断升级。


所以,8岁之前,对孩子适当行使惩戒教育,甚至打几下都是可以的,让其有敬畏心,遵守规则,也避免了“玻璃心”,这就是“斗勇”,此时孩子小,适应快,也不会记仇。


3.父母也要示弱



对于十二岁以后的孩子,父母要示弱。


想让孩子当场认错,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后他冷静下来,他会思考父母说过的话。


父母甚至有时还可以向孩子袒露自己的短处,“我身体也不好了,体力也不支了,工作的压力也很大,我自己都挠头,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管你了,我觉得你应该能管好你自己”。


李玫瑾说,她和自己的女儿谈事情的时候,都是去超市或者遛弯的时候谈,不会坐在家里谈,这样两个人都比较放松。


遇到敏感话题,比如女儿早恋,她不会唠叨,而是认真写一封很简单的信,用信沟通,给孩子讲述,爱情到底和什么有关。


后来,女儿回信时写着“给可爱的妈妈”,大概率是听进了妈妈的劝告。


作家马宁曾说:

“真理就像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在别人脸上,就会造成伤害;如果加上精美的包装,诚心诚意地奉上,对方必定会欣然接受。


青春期的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也想突显自我价值,这个时候,父母在孩子面前示弱是有好处的。


比如让孩子帮着修下电脑,手机有些功能不会让孩子教教,家务活请孩子帮帮忙等等,都是很好的一种示弱方式,能让孩子收获一定的成就感。


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个“得法”就是父母掌握好家庭教育中的“斗智斗勇”,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教育的侧重点也要改变。


虽然不容易,但做父母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可是只要基础打好了,孩子将会受益一生。转自于“家庭庭教育分享”公众号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