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地理名师手记1》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名师手记之:地理篇(一) 第一讲 行星地球 【复习要点】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复习思路】 建立起空间概念和运用空间思维方法是复习本单元关键。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善于体会地球的运动规律,善于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在头脑中树立空间概念,或在头脑中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该部分内容。 光照图的判读是本单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有关地方时、区时、国际标准时的计算;二是昼夜长短、日出与日落时间的计算;三是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房地产开发采光的要求计算两楼的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计算和实地测量等;四是结合热点考查宇宙的探测和宇宙资源的开发,如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中国的探月工程等,结合太阳活动考查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结合重要的天文现象考查各类天体的特征和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知识归纳】 1.了解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天体名称 形状 物质形态 发光情况 其他作用和特点 星云 云雾状 气态 吸收或反射恒星发出的光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恒星,物质稀薄,主要成分上氢 恒星 球体 气态 自行发光 数量多,彼此距离远,有运动,体积相差很大,主要成分上氢和氦 行星 球体 固态或气态 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围绕恒星公转,也有自转,体积、质量大小不等,表面温度因距离恒星的远近而有很大的差异 卫星 球状 固体 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本身自转,同时围绕行星公转,体积、质量大小不等,表面温度因距离恒星的远近而有很大的差异 彗星 云雾状 固态或气态 吸收或反射恒星发出的光而发亮 接近恒星时,出现彗核、彗尾。运动周期长短不一 星际物质 分子或微粒 固态或气态 稀薄近似真空,不发光 散逸在太空中,肉眼不可见 2.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中各种天体相互吸引与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对于每一级天体系统,地球都有相应的位置。天体系统的级别及其它情况如下表: 天体系统的名称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 总星系 中心天体 地球 太阳 银河系中心(其它河外星系中心) 没有中心 其它主要天体成员 月球 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统、星云、星际物质等,半径约8万光年 目前所观测到的所有星系的总称,半径约200亿光年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的影响 宇宙环境对地球上出现生命具有重要影响,即恒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比较稳定。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迹,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运行方向大多一致,各行其道、互不于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地球本身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这使得在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中,地球周围聚集了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加速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随着地表温度的逐渐下降,水汽凝结、降雨,在低洼处形成海洋,从而孕育了最简单的生命;随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高考名师手记之:地理篇(二) 7.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的轨道与方向 地球绕日运动的路线叫做公转的轨道,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日地距离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变化,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的公转方向是顺时针的。 (2)地球公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一个恒星年,它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我们常常以太阳为参照物,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的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一个回归年,它是季节变化的周期。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正午)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它是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10.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移的原因 因为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它们就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由于赤道上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因此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向,这也是全球唯一不产生偏向的地方。 (2)地转偏向力 在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的力,这种力叫地转偏向力,该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对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影响,而不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在物体运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纬度越高的地区,地转偏向力越大,因此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越明显。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规律 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4)地转偏向力的表现与意义 地球上,大气中的气流、河流中的水流、大洋中和洋流都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非常明显,产生偏向,这对地表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其南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为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多沉积在北岸;南半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的低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等。同时地形的自转运动对于地球形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使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形成目前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