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
然而,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取代老旧的考试大纲。
昨天(12月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上发布《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本次发布会提供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详细解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
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内容
本次发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
一是更加契合时代需求。如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二是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关键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2017版)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
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
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2020高考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
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
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避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内容与具体试题机械绑定,比如,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应该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实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
2020高考各科考点预测及备考建议
语文:强化立德树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考试范围的变化
在语文考试中有许多考试内容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尤其是一些古诗文默写部分,在以前在考试中根据考生所学习课本以及所在地区的不同需要背诵的篇幅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们如果明年要参加高考的话,可以根据当地教育部门下发的通知以及老师授课的重点来进行学习,避免因为背诵科目过多而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是因为背诵过少而影响自己正常考试的发挥。
预测分析
2019年高考新课标有这样几个特点:轻套路,重分析;轻术语,重领悟;轻知识,重思维。分析2019年与2017年试卷,可以预测2020年高考的一些方向,有几个点是应该注意的:
一、了解稳定性。
1.基本能力点的稳定。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点的稳定;
2.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稳定,全国一、二、三卷,2017年、2018年试卷没有变化,2019年高考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考得越来越活;
3.强化立德树人,深蕴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稳定。比如名句默写题型,全国一、三卷的作文;
4.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稳定性;2018年全国二卷考测的文化常识:豪右、顿首、茂才等;2018年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考测的语段“戏曲”等。
二、洞知常考点,时事入题已成常态,如2019年全国一、三卷作文的命题,全国二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创新”。
三、明晰新趋向,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1.选材的多样性;2019年全国三套小说,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又有回忆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
2.注重了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的考量;2019年试卷比2018年增加了千余字。3.强调设置具体情境下的考查;2019年语用题,将原来独立的三个语用题,转换为同一个语境下的设题。
备考建议
一、强化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体验;注重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随文积累;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的材料要注意训练。
二、增强“时事语文”意识;用好生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国家和民族肩负的责任。
三、创设语境,变换语境,进行真实语境下过关训练;强化不同类型思维训练,比如训练学生将“水杯,字典”进行相关联想;增强答题时间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
2020年备考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更加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高举立德树人的旗帜;
第二,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认识;
第三,渗透中华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第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任务驱动一定会坚持;
第六,在当前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前提下,想办法展示“核心素养”;
第七,开阔阅读视野,既要研读高考满分作文,又要多读一些好的期刊。
数学:重视思维能力减少繁杂运算
考试范围的变化
很多参加今年的高考考生都为今年的高考数学题目而感到抓狂,那么在2020年的高考数学的变化中也着重提到了高考数学科目考试范围的变化,首先来说第1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数学将不再划分文科数学或者是理科数学,也就是说无论是文科的同学还是理科的同学都使用的是同一张数学试卷,而考试范围的变化则就是删除了一些内容而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相对于原来数学考试的范围是越来越大,考试的知识面也是越来越广。
预测分析
首先,为了顺应未来的高考数学文理合卷的趋势,预计2020年试卷文理同题的比例还会有所增加,复习中要对文理交汇处的知识点予以充分重视。从多种渠道了解今年的课程改革,关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对于删减内容从轻处理,体现新理念的部分要浓墨重彩。
二是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减少繁杂的数学运算。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被认为是2019年高考数学的一大亮点,2020年应该会继续秉承这个理念,多考如何去想,少考如何去算。
三是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如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数学学习的最高要求,高考试题中每年都会有专门的试题考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进行决策和判断是数学应用的大方向。
四是高考很重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部分内容一般难度不大,但是阅读量较大,也伴随着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复习中遇到此类问题不应回避,应该予以重视。
备考建议
一、充分相信学校,相信老师,不道听途说,不怀疑猜忌。
二、戒骄戒躁,一轮复习后个别学生因成绩不理想会产生焦虑,其实高考的复习不只一轮,后面还有赶超的机会,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坏自乱阵脚。
三、科学使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数学在高考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节点,对第二天综合考试的心态有很大影响,所以,从近几年的趋势看,不会出现“打击一片”的情况,所以平时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使用,不要一味求难,被“偏、难、怪”的问题带偏方向。
四、知识点越考越活,从2019年高考数学来看,如果不懂知识点的应用,那么将无法做有些题目,比如算人的身高,如果不懂把知识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那么不一定能做对这样类似的题目,2020年高考这样类似的题目肯定还会出现。
数学越考越活,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刷题,一定要懂知识点,懂知识点的应用,高考数学就有439个知识点,经常出现的考点有167个考点,简单但是经常被混淆导致丢分的有80个易错点,高考拉开差距的有57个难点失分点考生把握好了题目考再活也能拿高分,不会梳理这些知识点的同学可以借助书来帮助。柳栖士